能源与动力工程系“赛途心传”朋辈有约分享会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5-04-18 16:34:38 】 【来源: 】 【阅读次数:

2025年4月15日,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在强能楼403举办了“赛途心传”朋辈有约分享会。本次分享会聚焦学科竞赛,为同学们搭建一个汲取经验、启迪思维的交流平台。专职辅导员张豆豆、高志超、管雯瑞及26名学生参加分享会,学生代表王梓豪、李文文、李尧琛受邀做专题分享。

朋辈领航

王梓豪以《基于太阳能发电的便携式移动电源》项目为切入点,剖析从理论建模到实物验证的完整链条。他强调跨学科协作的重要性,分享如何在物理学术竞赛中与不同专业队友协同作战,最终斩获全国三等奖。"破圈交流是创新的催化剂,自信表达是突围的利刃",他的话语点燃了现场学子的探索热情。

李文文则以工具箱式思维赋能同学,系统讲解数学建模的备战技巧:从Python算法到论文排版,从知网文献检索到摘要写作总分总结构,她将复杂方法论拆解为可复制的实操路径。"排版即第一印象,逻辑即核心竞争力",其经验直击竞赛痛点。

李尧琛以数学建模与挑战杯双赛道为例,揭示团队协作的底层逻辑:从专业互补+高效沟通的组队策略,到分步建模+动态调整的解题思路,再到赛后成果转化的路径探索。他提出"以赛促学、以学养赛"的闭环理念,为同学们指明了参加学科竞赛的重要性。

思维共振


“如何选择好的竞赛项目?”

“如何组建团队?”

“如何了解每个竞赛的时间?”

“如何在高压下保持稳定输出?如何平衡学业和学科竞赛?”

面对同学们抛出的现实难题,三位分享者以亲身经历为镜:制定阶段性目标、日常多关注行业最新动态、自主学习实用型软件、多参加各类竞赛场景训练……现场掌声此起彼伏。

本次交流会不仅是经验的复盘,更是精神的接力。当王梓豪谈到"竞赛中的失败比成功更有价值",当李文文展示凌晨仍在调试代码的聊天记录,当李尧琛剖析团队因沟通不畅导致的失败时,同学们看到的不只是奖杯的闪耀,更是科创路上的坚持与韧性。

学科竞赛是青春的试金石,在本次分享会上,思想的火种已然点燃,创新的星火正在汇聚。我们期待更多同学以赛为媒,以梦为帆,在学术的深海中破浪前行,在时代的浪潮中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未来,愿每一位追梦者都能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以创新之力点亮能源未来,让青春在科创的征程中绽放最耀眼的光芒!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2025年4月18日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