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
【发布时间:2025-07-05 16:39:19 】 【来源: 】 【阅读次数:

19914

7月4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校园,山西能源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暑期“三下乡”灵石绿能转型实践队的队员们早已精神抖擞,整装待发。他们带着对知识的渴望,怀揣着服务社会的热情,踏上了前往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的征程,就此拉开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幕。

实践基地签约,开启合作新篇

活动首日上午,共青团灵石县委与山西能源学院团委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签约授牌仪式举行。这一重要举措,不仅为双方搭建起深度合作的桥梁,更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广阔平台。在这里,同学们能够深入了解地方发展需求,以专业所学助力地方建设,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1C38A

DE5BA

走进非遗,触摸历史文化脉络

下午,实践队一行走进蔺俊鹏传拓工作室,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探秘之旅。工作室的老师一丝不苟,为同学们细致讲解了传拓技艺的悠久历史、深厚文化底蕴与核心制作工序。从宣纸的甄选、墨汁的精准调制,到将宣纸帖覆于碑刻器物之上,再运用打刷、拓包等工具反复捶拓、均匀着色——每一个步骤都严谨细致,仿佛在亲手叩启古人智慧与匠心的门扉。

在非遗传承人的悉心指导下,队员们亲手体验拓印技艺。同学们屏息凝神,沉浸于实践之中。传拓工序虽显繁琐,却丝毫未能消减他们炽热的热情。随着时光流转,一幅幅古朴雅致的拓片在指尖悄然呈现。当作品最终跃然纸上,众人屏息凝视,继而发出由衷的惊叹!在这一刻,他们真切感受到:非遗,是千年时光淬炼的文化印记,是匠人指尖流淌不息的智慧长河。在墨色与金石的交融中,大家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了历史的肌理,感受到古老技艺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

1DCA8

A4DE4

6ADE7

1F626

随后,同学们又参与了艾灸条手工制作。小小的艾条,凝聚着传统中医药学的深邃智慧。它以陈年艾叶为本,历经晒干、春杵、过筛等古法千锤百炼,方萃取出纯净柔韧的艾绒精华。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亲身感知到传统中医药文化在当代社会依然蓬勃的生命力,深刻领悟到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意义。

8B775

94F5C

875CA

8624C

此次暑期“三下乡” 实践活动才刚刚开始,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的队员们已经收获满满。在接下来的实践中,他们将继续秉持认真严谨的态度,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让我们共同期待他们后续更加精彩的表现!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2025年7月5日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