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奋力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引发我校干部师生的广泛共鸣和热烈反响,掀起学习讨论热潮。
能源化学与材料工程系 教师 刘霞
从抓好能源转型,到推动产业升级,再到适度多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此次亲临山西考察,再次对山西工作作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不仅指明了山西转型发展方向,还特别强调:“转型发展必须牢牢守住安全稳定底线。”作为山西能源学院能源化学与材料工程系一名教育工作者,感受深刻,深受鼓舞。
去年以来,在院、系两级领导的带领下,我系成功申报“化工安全工程”新专业,这是我们系新的起点,也是新的开始,我们将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课堂中融入安全生产、绿色发展等理念,让学生深刻认识能源转型、安全发展对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切实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能源产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能源化学与材料工程系 教师 张芳
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焕发新活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山西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传统工业大省,在煤炭、冶金、装备制造业等领域基础雄厚,但面对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转型升级任务紧迫而艰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旨在培养在储能材料、光伏技术、氢能系统等领域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主动对接山西制造企业,聚焦技术瓶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切实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要持续深化“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构建高效务实的校企合作平台,推动学科建设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着力培养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未来期望通过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共建科研项目等形式,切实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生产力,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贡献坚实的科技与人才支撑。
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教师 杨景瑞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山西的发展指明了清晰方向。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重大战略任务,承载着山西经济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使命。作为一名高校专任教师,我将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化产教融合模式,推行“项目制学习”,将企业实际项目引入教学过程,以项目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进行学习和实践。同时在科学研究中立足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科研项目。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西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中肩负着重大使命。我将以创新的思维、扎实的工作,深度融入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伟大实践,为山西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贡献智慧和力量,在三晋大地上书写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精彩篇章。
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辅导员 田晓晖
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考察山西,再次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这为我们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能力是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作为一名育人一线的高校辅导员,我们既是学生安全成长的守护者,也是连接校园与社会的桥梁。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核心要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方面深耕细作,将安全意识与能力深植于每一位学生心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另一方面主动作为,推动学校智力资源深度融入山西安全稳定工作大局,为三晋大地的高质量发展和长治久安贡献高校的智慧和力量!
能源化学与材料工程系 辅导员 马睿琳
在新时代,高校肩负着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抗战精神是其中关键一环。传承抗战精神、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对培养有家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意义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百团大战纪念馆讲话时指出,要加强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研究,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课堂作为理论教育主阵地,教师应据此梳理学科知识框架,挖掘抗战精神与学科联系的内涵。思政课结合总书记论述,阐述抗战精神形成逻辑、时代价值及与民族复兴的关联,让学生明白当代爱国主义的本质;历史课借文献史料,剖析抗战事件中的民族气节与爱国信念,帮助学生把握精神内核,引导学生感知抗战精神,厚植爱国情怀,激励学生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组织员 王紫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为我们高校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必须将伟大抗战精神作为立德树人的宝贵资源,切实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熏陶。作为高校组织员,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遵循,精心设计、用心组织、倾心引导,将伟大抗战精神的教育贯穿于学生成长全过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2301班 学生 刘星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百团大战纪念馆的考察讲话中强调了传承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大二的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学生,我深刻感受到这种精神与我们专业学习的紧密联系。面对复杂的能源系统和环境问题,我们同样需要保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日常学习中,我曾多次遇到困难,但每次想起抗战时期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下不屈不挠的精神,我就会重新振作起来,努力攻克难题。这种精神激励我在专业学习中不断追求卓越,努力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能源领域焕发出新的光彩。
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环保设备工程2202班 学生 苏渊玲
习近平总书记在百团大战纪念馆的考察讲话,让我深刻认识到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也引发了我对如何在学校教育中传承抗战精神、加强爱国主义和红色文化教育的思考。伟大抗战精神蕴含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环保设备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践行抗战精神就是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推动绿色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我们要以抗战先辈为榜样,不怕困难、勇于创新,在环保领域中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将抗战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2201 学生 王肃霖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西时指出“我国的工业发展过去是靠一榔头一锤子的敲,今天要靠先进技术来提高水平”,让我深刻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坚持实业兴国,加强创新引领。作为能源与环境双领域交叉专业的学生,我深知责任重大,促进山西传统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不仅要在生产过程中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还要在产能高速提升的同时,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
我们要将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等要求贯穿学习、生活及工作当中,以实际行动提高产业创新水平,实业兴国,实干兴邦,扎扎实实地干,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能源化学与材料工程系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2201班 学生 任安东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示。总书记的讲话强调了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这与我们能源化学与材料工程系专业的学习和实践紧密相关。我们深受鼓舞,决心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融入我们的学习与研究中,特别是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我们将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热议活动,探讨如何利用我们的专业知识为山西的资源型经济转型贡献力量,如何在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中发挥作用,以及如何在安全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承中贡献力量。我们承诺,将以实际行动支持山西的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能源化学与材料工程系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201班 学生 范浩然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百团大战中,八路军战士们敢于亮剑、不怕牺牲,勇于担当、无私奉献,正是伟大抗战精神的生动体现。这种精神不仅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更是当代学生需要传承与弘扬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