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下午,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山西省分区赛暨第八届山西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在笃学楼报告厅圆满闭幕。
山西能源学院党委书记冯国瑞、山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李玉屏、山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土木工程学科竞赛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董晓强、山西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太原理工大学教授路国运、山西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山西能源学院矿业工程系副主任(主持行政工作)张凌云、山西能源学院团委副书记赵浩成、山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土木工程学科竞赛委员会副秘书长、专家委员会委员、山西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系主任朱翔教授、山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土木工程学科竞赛委员会秘书长邱斌、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负责人石建强以及全体评审专家、各高校参赛师生出席本次闭幕式。闭幕式由山西能源学院矿业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沈玉旭主持。

活动现场

山西能源学院党委书记冯国瑞
张凌云副主任(主持行政工作)对本次结构大赛进行专家点评,本次竞赛模型制作对船体结构进行了优化,载重策略有创新,评分细则进行了精细化调整,充分体现了土木学科特色。比赛流程科学化、规范化,为比赛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她还指出竞赛中存在的不足,包括尺寸把控不严、防水性能缺陷、航行策略失误、模型制作精细化程度欠佳、现场答辩陈述语言单调等,并提出了优化措施,为今后结构大赛进一步完善指明了方向。

山西能源学院矿业工程系副主任(主持行政工作)张凌云
李玉屏副秘书长表示,全省20余所高校参赛团队凭借各自出色的设计理念、精湛的制作工艺和卓越的团队协作精神,创造出优异的成绩,展示出杰出的作品。本届大赛的举办,离不开山西能源学院和土木工程学科竞赛委员会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离不开全省参赛高校的积极参与与支持,离不开评委专家们一丝不苟的公正评判,更离不开矿业工程系所有师生默默无闻的周到服务和辛勤劳动,使大赛取得圆满成功!

山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李玉屏
党委书记冯国瑞致辞:本次竞赛以“乌篷船模型结构设计与制作”为主题,既延续了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的核心理念,又融入了传统文化传承的时代内涵。从7月11日上午的开幕式到今天的加载测试,我们共同见证了参赛选手们的智慧与汗水。在产学研实践中心的制作现场,大家全力以赴,面对竹材、防水膜与胶水这些看似普通的材料,充分展现专业知识与创新思维,力求将乌篷船的“轻巧坚固”与“文化记忆”完美融合。为了达到船体总长、船篷限高等严苛的尺寸要求,不少参赛队伍反复测量、精心计算,在毫厘之间探寻最佳方案;在加载测试前,又不断优化模型结构,从竹材的拼接角度,到防水膜的粘贴工艺,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最终的成绩。在面对载重、撞击与防水性能的多重考验时,参赛队员们为优化模型重量反复测算、为提升抗撞击性能反复打磨,在答辩中从容阐述设计理念。这些场景,正是当代大学生“知行合一、敢闯敢创”的生动写照。
本次大赛来自山西省20余所高校的60支参赛队伍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激烈角逐,经过专家公平公正的严格评审,13支队伍荣获一等奖。根据赛事安排,山西省分区赛选出山西能源学院和中北大学两支获胜队伍代表山西省参加10月在浙江举办的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领导为获奖队伍颁奖
山西能源学院在校党委、矿业工程系领导及全体参赛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斩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取得了参赛以来的最好成绩。

领导为获奖队伍颁奖
此次竞赛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大学生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赛出了友谊。不仅培养了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也提升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同时竞赛的举办也促进了各土木建筑人才培养单位进一步探索教研一体、学研融汇的育人机制,不断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提升高校工程实践教学质量,锻炼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竞赛的结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参赛学子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与研究中将继续保持这份对专业的热爱与探索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